当前位置: 首页 >> 茶叶新闻 >> 正文

 

静、清、和、静,缅怀茶仙张天福

  时间: 2017-06-04 作者: 夷宝斋

2017年6月四日上午9时22分,著名的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在福州仙逝,享年108岁,愿张老一走走好。


 

20140717225609234

张天福,1910年生,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有很大成绩,对福建省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在国内茶学界,没有人不知道张天福的。

 


张天福简历

1910年8月18日 生于上海

1911年,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

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

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

1928年转学于上海持志中学

1929—1930年 在福建协和大学学习,并毕业

1930—1932年 福建协和大学助教

1934—1935年 赴日本与中国台湾省考察茶业

1935—1939年 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校 兼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改良场场长

1940—1942年 福建示范茶厂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

1942—1946年 福建协和大学副教授、教授兼附属高级职业学院校长

1949—1950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崇安茶厂厂长

1950—1952年 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

1952—1950年 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茶叶科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

1956—1957年 福建省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1980—1981年 退休、因病修养

1982—1989年 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主持乌龙茶作青工艺与设备研究

1989—至今 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


139923846544263540

对于茶与长寿的关系,张老笑说:「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这样。」作为「万病之药」,张老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喝一大杯茶,加上平日从全国各地来的茶友,不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山间茶农,张老都用清茶迎客。常年下来,张老一天差不多要喝茶百盅,而且品种多样。此外,他依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配以些许水果。同时,他也强调自己总结的养生学「一足五忘」,即知足常乐,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对于茶与长寿的关系,张老笑说:「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这样。」作为「万病之药」,张老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喝一大杯茶,加上平日从全国各地来的茶友,不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山间茶农,张老都用清茶迎客。常年下来,张老一天差不多要喝茶百盅,而且品种多样。此外,他依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配以些许水果。同时,他也强调自己总结的养生学「一足五忘」,即知足常乐,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555888952653777022

与茶结缘多年的张天福认为,「为茶」之道根本在于「为人」,品茶如品人。人生的种种境遇在百岁老人的眼里似乎都已看淡,唯有那一叶香茗、那一缕茶韵最让他关怀。


508b5e5

的名字已分别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当代名人录》和英国《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辞书中。2014年,中国茶叶学会授予张天福先生终身成就奖,2016年,世界茶叶组织(WTeao)为表彰时年107岁的张天福老教授为世界茶业的巨大贡献,特聘为世界茶叶组织高级顾问,并向张老颁发世界茶叶组织最高奖——“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

 

0dd0b9b

为了中国的茶叶,张天福一生都在积极奔走。正如在百岁华诞的庆典上的发言中,谦虚地说:“我的一生,永远是学生,愿在有生之年,同大家一起,立足于解决福建茶叶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要深入实践,从源头创新、打基础做起,望能群策群力做出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

 

张老,一路走好!

60e8e0436ff75269816fb3e87bac6053

 

图 文:网络,与夷宝斋茗茶整理

47474ab54d7349305f153e7e26ddfbe3